患有妊娠合并肝炎的孕媽媽癥狀表現為:發(fā)熱、厭油、食欲下降、惡心嘔吐、乏力、腹脹、肝區(qū)疼痛、皮疹、關節(jié)痛、高熱、寒戰(zhàn)、黃疸、凝血機制障礙,肝功能衰竭。妊娠合并肝炎有甲型、乙型、丙型、丁型、戊型、庚型和輸血傳播型肝炎7個類型。
甲型肝炎臨床表現均為急性,多發(fā)于秋冬季,潛伏期為2~6周。前期癥狀可有發(fā)熱、厭油、食欲下降、惡心嘔吐、乏力、腹脹和肝區(qū)疼痛等,一般于3周內好轉。此后出現黃疸、皮膚瘙癢、肝臟腫大,持續(xù)2~6周或更長。多數病例癥狀輕且無黃疸。
乙型肝炎分急性乙型肝炎、慢性乙型肝炎、重癥肝炎和HBsAg病毒攜帶者,潛伏期一般為1~6個月。急性期妊娠合并乙肝與甲肝類似,但起病更隱匿,表現為皮疹、關節(jié)痛等,黃疸出現后癥狀可緩解。乙型肝炎病程長,5%左右的病人轉為慢性。
妊娠時更易發(fā)生重癥肝炎,尤其是妊娠晚期多見。其他類型的肝炎臨床表現與乙型肝炎類似,癥狀或輕或重。丙型肝炎的潛伏期為2~26周,輸血引起者為2~16周。丁型肝炎的潛伏期為4~20周,多與乙型肝炎同時感染或重疊感染。
戊型肝炎與甲肝癥狀相似,暴發(fā)流行時,易感染孕婦,妊娠后期發(fā)展為重癥肝炎,導致肝功能衰竭,病死率可達30%。有學者報道散發(fā)性戊型肝炎合并妊娠,起病急癥狀輕,臨床預后較好,不需要終止妊娠。